作为“中国茶之乡”的浮梁县,生态条件和地理优势得天独厚,森林覆盖率达81.4%;产茶历史悠久,其产茶、种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晋时期,曾创造了“浮梁歙州,万国来求”的辉煌,自古以瓷茶文化闻名于世。茶,毋庸置疑,成为浮梁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名片”之一。
茶产业是浮梁的传统优势产业,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浮梁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积极探索以茶赋能助推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可行路径,先后组建了专业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与振兴茶产业十条激励措施,始终坚持把茶叶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来布局,形成了“优势在茶、特色在茶、出路在茶、希望在茶”的共识。同时,加大对产业发展的投入,每年财政拿出近亿元奖补资金,用于激励茶农发展茶产业,有力推动了茶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如何做大做强浮梁茶产业?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合作,科技兴茶,全力推动茶产业优化升级。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与浮梁县合作十分紧密,双方开展了有机茶基地建设、绿色防控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茶叶精制智能生产线等大量的科技合作工作。这些技术成果的转化落地,有力地支撑了浮梁县茶产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应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科技、人才、信息、平台等方面优势,依托建立的示范基地、院士和专家工作站,不断巩固深化双方合作,将更多的科研成果在浮梁县转化、落地、生根。2022年5月4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工作站正式揭牌,浮梁红茶、绿茶团体标准正式发布,陈宗懋院士专家工作站、生态低碳有机茶认证协议、电商助农直播基地完成签约,“浮小梁”品牌和IP形象发布。
在茶叶种植技术及新品种开发方面,浮梁茶产业与湖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湘西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等形成了“产、学、研、企”多方良好合作,同时通过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立茶叶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林智专家工作站,为茶产业发展、茶叶加工技术与装备提升、新型茶产品研发、茶叶质量安全等提供技术咨询,并协助开展茶叶质量安全等专业知识培训,培养专业技术人员等,为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不懈奋斗,做到紧跟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不断推动茶产业优化升级,促进茶产业稳步发展壮大。
(二)整合资源,茶旅融合,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茶旅融合是策应浮梁县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四个目标,建设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试验区、建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创新区、建设城乡融合样板区、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的重要抓手,充分挖掘茶文化与旅游相融互促内涵,在做大做强茶叶一、二产的同时,按照“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的茶旅一体化发展思路,探索形成以茶促旅、以旅兴茶的城乡统筹发展格局,积极做好茶旅融合三篇文章。一是做好“茶旅”产业融合文章。高标准打造7200余亩观光茶园,推动高岭·中国村、史子园茶园景区化种植,实现“茶园变公园”;着力打造新佳茶园、昌南雨针、广明茶厂等茶产业研学基地,开发集茶叶种植、管护、采摘、制作于一体的全过程自采自制旅游体验项目,实现“劳动变运动”。二是做好“茶旅”文化融合文章。借力文化赋能旅游,通过产品打造、服务深造、氛围营造等,深挖自然与人文内涵,讲好浮梁故事。开展“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挖掘浮梁茶历史文化;以浮梁茶文化为核,推出深受好评的浮梁“茶宴”;举办“艺术在浮梁2021”和“浮梁买茶节”等文创活动,呈现多元艺术体验,丰富更多茶文化内涵。三是做好“茶旅”品牌融合文章。深入挖掘茶产业和旅游资源潜在联系,探索浮梁茶与浮梁旅游品牌结合发展路径,推出的《大唐茶市奇妙夜》实景演出,充分展现茶文化和景区特色;举办最美茶艺师评选、天祥茶号开山节等活动,推动产地、茶艺等元素更好向旅游资源转化。下一步浮梁县应多措并举,助推茶旅深度融合,以规划为引领,完善茶旅融合专项规划。编制茶旅融合总体规划及茶叶+研学、茶叶+民宿+康养等专项规划等,用各项规划来引领茶旅融合的发展,擘画出茶旅融合新蓝图;以展示为平台,彰显茶旅融合新魅力。建设茶文化博物馆、茶文化演艺中心、茶科普基地、研学基地和康养基地等展示平台,并将茶文化演绎融入景区产品中,利用“万里茶道”在浮梁县境内多条保护完好的路线资源,培育古道游和休闲游;以深入调研为契机,做强茶旅融合新篇章。把调研的成果运用到茶旅融合的实际工作中去,加大茶文旅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资本运作、项目策划等方面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快形成行政管理、企业经营、行业服务等多层次相配套的茶文化旅游人才体系。
(三)龙头带动,农户参与,依托茶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浮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科技支撑,在标准化基础上的多元化和规模化已成为浮梁茶发展动力,浮梁再次展现曾经在中国茶历史上的魅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浮梁县应坚持“政府引导、龙头带动、农户参与”理念,积极探索茶产业扶贫新路径,鼓励引导茶企业、茶合作社与脱贫户“手拉手”,采取“公司+村集体+脱贫户”模式,带动群众持续增收致富。
(来源:景德镇日报数字报,作者系浮梁县财政局老科协成员)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